2017全國2作文?“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李清照的一句詞,也不愧是李清照的詞,寫出了李清照的獨特心性和不俗氣質。何必去尋求和別人一樣浮華艷麗的外表,沒有脂粉釵裙,我自有我的一番理想和志趣!當別的女子還在閨閣描眉畫鬢的時候,李清照已經在讀四書五經了。當別的女子穿針引線做女紅的時候,李清照已經在吟詞作賦了。當別的女字柴米油鹽的時候,那么,2017全國2作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第一句是來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實際上它強調的是君子的個人品格,可以上升到民族精神來。
第二句是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是杜甫寫給弟弟的詩,體現了懷念的情緒,但到如今,它有了更豐富的內涵,就是一種思鄉愛國情感的體現。
第三句是李清照的“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她寫的是“桂花”,桂花靠的是香氣襲人,而不是花容來吸引人,這里強調的是人內在的品質。
第四句是魏源的“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強調的是個人的理想與志向。
第五句魯迅的“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說的是需要正視現實,敢做敢當,強調的是個人品格和社會現實的關系。
第六句是“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個人要努力做時代的弄潮兒。
有了上述的理解,就會發現,這6句詩句是有共同點,就是強調個人品格與家國天下的關系。
有了這樣的分析,這篇作文也就有了三個方向的寫作:一是完全強調于個人品格;二是完全強調于家國天下;三是個人品格與家國天下的關系。最佳的,應該是第三個方向,如果能寫到這個方向上,作文是容易得高分的。
拓展資料:
作文(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
作文(composition)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
第一句是來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實際上它強調的是君子的個人品格,可以上升到民族精神來;
第二句是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是杜甫寫給弟弟的詩,體現了懷念的情緒,但到如今,它有了更豐富的內涵,就是一種思鄉愛國情感的體現;
第三句是李清照的“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她寫的是“桂花”,桂花靠的是香氣襲人,而不是花容來吸引人,這里強調的是人內在的品質;
第四句是魏源的“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強調的是個人的理想與志向;
第五句魯迅的“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說的是需要正視現實,敢做敢當,強調的是個人品格和社會現實的關系;
第六句是“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個人要努力做時代的弄潮兒;
有了上述的理解,就會發現,這6句詩句是有共同點,就是強調個人品格與家國天下的關系。
有了這樣的分析,這篇作文也就有了三個方向的寫作:一是完全強調于個人品格;二是完全強調于家國天下;三是個人品格與家國天下的關系。最佳的,應該是第三個方向,如果能寫到這個方向上,作文是容易得高分的。
拓展資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語出周文王姬昌《周易》。
個比一卷容易,以前二卷就是批兩個贊一個,這個嘛 是三個都夸,1 是自強不息,2 是思鄉和對故鄉的偏愛,3 是 自信,清高高潔,不要光重視外表,要重視內在。4,睜眼看世界,要有開放的心態,5 正視自己,才能真正勇敢地做事,6不要被前輩的優秀嚇倒,今天的你才是最優秀的。
材料中主要提到了語文學習的作用和語文學習的途徑。題目的要求是從自己的語文學習歷程中得到的心得體會出發,對語文素養提高的三個途徑“課堂有效教學、課外大量閱讀、社會生活實踐”,進行分析比較。故作文的寫作方向可由三種方式的優缺點入手,舉其中你認為最好的方式與其他兩種進行比較,表明自己的觀點;也可從全面的角度來看,比較后得出語文素養要從各個渠道進行提升,三個途徑都不可缺。但作文一定要從自己在語文學習中的心得體會出發。以下立意僅供參考:①課堂學習得到的知識更為精華,但內容有限;課外學習擴大了知識面,但知識不成系統;社會實踐得來的知識更好理解,但信息優劣難辨。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課堂、課外和社會實踐三個途徑都不可少。
2017年重慶采用全國統一卷(Ⅱ)試題,上午11點30分考試結束,今年重慶的高考作文,為材料作文,下面是2017年重慶高考作文,歡迎大家查看!
【高考作文:2017年全國甲卷(II)高考作文題目出爐!】
語文作文是6個古詩句選2個或者3個,自行立意,確定文體,自擬題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3、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
6、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
以上就是2017全國2作文的全部內容,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3.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4.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5.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6.數風流人物,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