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金庸的作文?參考范文:(原創)求實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在八十年代,可以說金庸用他筆下的三昧真火,照亮了整個武俠帝國。初時他似天將亮時昏黃的燈,后來則變成為閱讀者心底最溫存的火。我們在其紙上遼闊的疆域里樂不思蜀,一代人從他的書中獲得過愉悅和感動。新生代武俠女作家、北大碩士步非煙放言,“試圖要超越金庸,那么,有關金庸的作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為您奉上一個網友的旅游日記,請參考:
15日,雨,江南春雨淅瀝,嘉興海寧,袁花鎮,所拜訪客戶離金庸舊居僅2公里之遙。
客戶對海寧深厚的人文歷史如數家珍,在極為有限的時間里善解人意地安排我們參觀金庸舊居。不巧的是,主人外出,大門緊閉,在舊居門口駐足片刻,拍了幾張照片,隨即匆匆離去。
從我身后這扇門中走出來的金大俠,締造了兒女情長、絢爛多姿的江湖世界:
天下風云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
武俠小說告訴我們
從小,我爸就不讓我看小說,但是由于他老人家看管不怎么嚴厲,我還是看了許許多多的小說。并且總結許多看小說的歪理邪說。其中就有一條是:看小說可以讓我們了解到許許多多道理。下面我就一一舉例吧!為了增加說服性,我就用大家都很了解的小說來說明!
《射雕英雄傳》告訴我們:要是想娶個漂亮美麗的妻子,首先要具有一顆善良的心,要經常做做慈善事業。因為郭靖就是對當時扮為乞丐的黃蓉慷慨大方才使美人清新,如果當時他很小氣,對待乞丐沒有禮貌,試問他如何能得到古靈精怪的黃蓉的芳心?
《射雕英雄傳》告訴我們:拉幫結伙以構成類似黑社會的組織是不對滴!是沒有好下場滴!江南七怪的下場看到了沒?拉幫結伙,剛開始看起來很強悍,可最后呢?不就還剩下一個么?還是個瞎子!
《射雕英雄傳》告訴我們:如果有了愛你并且你愛的人,要抓住機會啊,千萬不要學林朝英和王重陽,雖然相愛,可卻落了個老死不相往來的下場!
《射雕英雄傳》告訴我們:生男生女都一樣!你看看人家黃老邪不是就這一個女兒嗎?她不是女強人么?年紀輕輕就當上了第一大幫滴CEO!
《射雕英雄傳》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連皇帝都不例外!所以你完全不必抱怨生活對你是多么的不公平!連人家南帝不都當和尚去了么?(家伙和我一個愛好!)
《射雕英雄傳》告訴我們:360行,行行出狀元!人家洪七公,當乞丐都當的如此NB!在平常的工作崗位中做出不平常的業績,這才是真正的強人!
《射雕英雄傳》告訴我們:山寨貨是要不得的!裘千丈不就是一實實在在的山寨貨么?老是裝作自己是自己的很強悍的弟弟。
我讀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是金庸的《天龍八部》,此后便一發不可收拾,成了名符其實的“金迷”。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成了我心中抹不去的烙印。武俠小說雖是通俗小說,但金庸的作品卻在庸俗中間不平凡。
金庸筆下的許多角色都被人們所記住,有憎恨、有喜愛、有同情。但每一個人物的性格都是那么突出,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蕭峰的豪邁、楊過的癡情、郭靖的忠義、令狐沖的灑脫……都令我神往。夢想著有一天,自己也成為一代俠女,扶持正義,懲惡揚善,劫富濟貧,行走江湖,成就自己的武俠夢。
作為武俠小說,金庸所寫的小說是現實與歷史中均不存在的幻境,盡管他是虛幻的,但人們或多或少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因而,金庸雖是寫的武俠小說,卻又遠遠超過了武俠,從中我們能品味出更多有意蘊的東西。《射雕英雄傳》中的歐陽鋒,《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左冷禪,不惜斷絕親情、友情,只為稱霸武林,最后卻功敗垂成,或死于非命。《雪山飛狐》中田歸農及其弟子和寶樹和尚等人,為了富甲天下,算盡心思,最終困死在寶藏之中。正應了那句話“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
蕭峰致力于遼宋兩國和平,卻最后自盡而亡;郭靖為國出戰,死守襄陽,卻一家殉國;袁承志效忠于闖王,盡心盡力,卻被闖王猜疑,遠逃中土;紅花會群豪浴血奮戰,反清復明,最后卻慘敗而歸……相比之下,令狐沖則是我最喜歡的人物。
范文:
如果說金庸對哪個人物著墨最多,描繪最完善,時間跨度最長,恐怕非郭靖莫屬。在郭靖的身上,金庸體現給我們的是一個俠客成長的歷程,生于豪邁,長于動蕩,成于家國。
金庸在《射雕英雄傳》中初次塑造的郭靖是一個忠厚而又豪邁的性情中人,他吻合了大部分讀者對于初入江湖的毛頭小子在俠客進程中的經歷與選擇的大部分幻想—堅強,正直,國仇家恨,忠孝節義。
無論是對于事業還是對于自身,他都是一個積極主動的人,他是儒俠的典范,會犯錯,會困擾,會不知所措,甚至會被蒙蔽,但卻始終有所堅持,始終一往無前"相對于早期的郭靖,早期的辛棄疾則相對更加成熟穩重得多。
可能正像他自己在詩作中說過的”壯歲旌旗擁萬夫,錦儋突騎渡江初",少年壯志,忠義雙全。以弱冠之年召失地義士,可謂俠氣; 以數十輕騎犯萬人中軍,可謂豪勇; 帥萬余之眾南渡回返,可謂卓異"這樣一位儒俠的典范,長成于那樣一個動蕩的時空"。
再回首,都是人到中年,都是適逢亂世,小說給了英雄一個永恒的歸宿,現實卻沒有給義士一個滿意的結局。《神雕俠侶》中的郭靖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俠客的典范長成后的情懷與肝膽。
天下為懷,蒼生為念是俠的最高理想,在民族沖突極其尖銳時,郭靖把人民的苦難放在第一位,他的仁心義膽是以天下百姓的生死存亡與民族國家的安危禍福為念,從而大義凜然,大氣磅礴。
神雕俠侶》中的楊過和小龍女是金庸小說中最出名、也最受人喜愛的人物。他們被認為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璧人,他們的愛情故事也最為曲折、最為生動、最令人激動和癡迷。
這是一個充滿了悲劇意味的故事。自他們相愛之日起,就離多合少,往往舊劫未去,新劫又生,歷盡曲折悲歡,充滿苦澀蒼涼。然而他們又堅貞不渝、鍥而不舍,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海枯石爛情不變。從而迷醉了無數的讀者。
然而,我要說的是,我們像楊過和小龍女一樣,在這一漫長而艱苦的歷程中,不自覺地墜入了一場迷夢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欺騙。這場欺騙并非來自小說的作者——也許作者也像其主人公及讀者一樣受了欺騙——而是來自“愛的幻覺”,來自人性及其愛情心理。
楊過和小龍女當真是值得稱羨的佳侶嗎?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至少不能完全肯定。
這倒并不是因為楊過比小龍女要年輕幾歲晚一輩,也不是因為楊過失去一條臂膀和小龍女失去處女的貞操——這一切小說的作者都一一安排了圓滿的解決方法,而主人公也確實是克服了這些微不足道的障礙。
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的真正危機是他們的個性的極端對立,他們的人生理想及其喜愛的生活方式的極端矛盾。他們實質上完全是兩種人,當屬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以上就是有關金庸的作文的全部內容,注釋:1 杜南發:《長風萬里撼江湖--與金庸一席談》,費勇鐘曉毅《金庸傳奇》頁342~343,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 2根據香港《明報月刊》98年8月號報道,此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吸引了來自美國各大學的15名教授和博士研究生,以及來自中國大陸、港臺、日本、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